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近日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指出,全球经济今年上半年虽凭短期因素实现韧性开局,但当前增速已显温和放缓迹象,且该趋势将长期持续,人工智能(AI)产业因不确定性较大,难以承担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重任。
报告分析,上半年经济韧性主要源于经济主体为应对美国关税风险采取的前置进口、投资等短期措施,并非基本面强劲。随着短期因素消退,全球经济数据趋弱,就业市场疲软、美国关税推高消费价格、发达经济体劳工净流入锐减等问题相继显现。
从数据来看,IMF 预计 2025 年、2026 年全球经济增速分别为 3.2%、3.1%,较 2024 年年终的 3.6% 大幅下滑,今年年终增速或降至 2.6%。其中,2025 年发达经济体增速预计 1.6%(美国为 2.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为 4.2%;全球通胀率将逐步下降,但美国通胀仍高于目标,全球贸易额增速也将从 2024 年的 3.5% 降至 2.9%,贸易碎片化问题进一步制约收入。
报告强调,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占主导,包括政策不确定性抑制消费投资、贸易保护主义破坏供应链、限制性移民政策削弱劳动力供给、财政金融脆弱性叠加,以及 AI 行业若表现不佳可能冲击金融稳定等。
对此,IMF 建议政策制定者采取多方面措施:建立规则化贸易政策路线图并升级贸易规则;优先重建财政缓冲、保障债务可持续性;平衡货币政策以稳定物价和防控增长风险;推动结构性改革,如促进劳动力流动、投资数字化;低收入国家需积极调动国内资源,同时做好情景预演和政策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