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外贸订单暴跌,迎来3-5年“阵痛期”?

发布时间: 2023-03-20 作者:admin 浏览:6178次

      今年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2023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18.5%,降幅较2022年12月有所扩大。
      纺服出口继续下滑,外贸企业将面临什么?
    2023年,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外需增长持续放缓,成为中国外贸必须要面对严峻考验。当前外贸的主要矛盾,已经从过去的供应链受阻、履约能力不足,转变为当前的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的纺织品行业规模超3000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2022年前三个季度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纺织品出口额同比增长11%,涨势喜人,但值得注意的是,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涨幅也超过了20%,与我国的差距正在不断缩小,这让纺织企业感到了不少的压力。
    2023年1-2月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额同比下降18.5%,降幅较22年12月有所扩大;其中纺织品、服装出口同比分别下降22.4%、14.7%。
      外贸订单暴跌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一是美国持续加息,美联储加息带动其他国家被动加息,不仅带来相关国家的债务走高,而且进一步抑制世界经济增长。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将明年世界经济增速从今年的3.1%大幅下调至2.2%。最近还出了个黑天鹅事件,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关闭。
美国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3月12日说,美国硅谷银行破产关闭,其核心问题在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持续上调利率,而非技术企业问题。她说,美国政府不会对硅谷银行实施救助。
      但是,此事在当日晚些时候迎来转机,美国联邦政府当天宣布,将确保硅谷银行的全部存款得到支付。这一声明由联储会、财政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联合发布。声明称:“从13日起,硅谷银行的所有的存款者都可以拿回他们全部的钱。与硅谷银行清算有关的损失将不会由纳税人承担。”
      过去一年,美联储已连续八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已升到4.5%至4.75%之间。
      二是国际关系紧张,美国、欧盟与中国关系紧张,这也导致全球纺织服装供应链的紧缩与压制。美国从中国进口的相关商品份额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2022年11月,美国对中国服装进口量同比几乎减半,降幅达47%,进口额同比下降38%。2022年1-11月,中国占美国服装进口的市场份额从一年前的24.1%下降到22%,越南的份额从17.8%增加到18.3%。按目前的趋势,越南很快将超越中国成为美国服装进口最大来源地。居美国服装进口来源第三位的孟加拉国也在快速增长,2022年11月美国对孟加拉国的服装进口量同比增长42.5%,而2021年全年的增幅达到了37%。
      三是订单回流与产业转移,2021年因为东南亚疫情严重,有部分订单回流中国。据海关总署统计,2021年全国纺织品服装出口3154.7亿美元,同比增长8.4%,但是2022年5月以后当地疫情缓解后,订单又马上回到了东南亚,究其原因主要是东南亚的成本优势。“国内一件T恤的制造成本大约是东南亚的数倍,全球纺织服装制造将继续加速转移到东南亚等地。”纺织服装的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是大势所趋,一家服装外贸公司表示,其主要从国内购进原材料,同时交由工厂进行代工,最近几年主要是发给越南或缅甸等东南亚的代工厂。
纺织品外贸市场喜忧参半
      目前的形势对外贸企业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去开展正常的外贸活动,忧的是担心未来还有一些不确定因素,其他国家的外贸竞争力在发生变化,包括一些发达国家的一些企业也要跟我们抢订单,这是一个新的形势。
      疫情三年之中,东南亚的防疫政策紧随欧美逐步放开,去年中国出口增速放缓的同时,东南亚出口增速大幅提升,印尼出口同比增速超40%,越南超30%,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在20%左右。与此同时,欧美国家的“制造业回流”也在抢占市场,订单之争日趋激烈。目前海外供应链无论在产能规模、产品结构还是产业链完整程度上,短期内暂无法对中国形成根本性挑战。其产品高度集中于服装、家纺等终端消费品,从规模或结构上达到或超越中国仍需一个过程。周边国家对中国产纺织原材料、尤其是化纤产品依赖程度较高。越南、孟加拉国等国纺织原材料的60%以上从中国进口。中国产业某些特定环节的“外溢”是必然。
      中国制造在国际上的竞争优势有三个,一是产业链非常完整,二是国内14亿人的统一大市场带来的内需优势,三是工业4.0应用带来生产效率提高。越南制造在某些行业或者某些产品取代中国制造会是趋势,中国也要淘汰一些缺乏竞争力的行业,但就整体而言,越南制造不会取代中国制造。
      中国应充分把握周边国家对我依存度仍然较高的时机,利用RCEP机遇,合理布局产业和贸易,加快转型升级,尽可能避免产业转移过快带来的负面影响。
      有专家认为,目前来看,外贸企业的阵痛期是3到5年,转型期可能是5到7年。如果转得好,在2030年,我国依然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价值链管理中心。
      疫情至今,企业也在想方设法寻找出路。第一步转型内销,然而当疫情防控态势趋稳,企业却碰到了内需不足的问题,只能回头在外贸找寻出路,但又不得不面对贸易格局的变化。
      当成本优势不再,中低端订单转向成本更低的东南亚是大势所趋,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应该更多转向研发、设计、创新,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才有发展空间。
      今后一方面要力促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另一方面也要避免中低端产品的国际份额快速下滑。在保持出口规模基本稳定的基础上,加快行业转型升级,挖掘贸易创新增长点,提升综合竞争力,实现服装外贸出口的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