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经济或再陷衰退困境

发布时间: 2024-10-16 作者:admin 浏览:458次

德国经济正在遭遇寒冬。10月9日,德国经济部官方的报告预测:德国今年GDP将萎缩为-0.2%,此前预测是今年将实现0.3%的经济增长,2023年德国的经济萎缩为-0.3%,这样也就意味着德国经济连续两年表现衰退。不仅是官方数据预测,德国几大研究机构也对德国今年的经济进行了停滞或衰退的预测。

主要数据也显示德国工业发展状况不佳。据联邦统计局的数据,德国8月工业部门的订单量环比下降5.8%,出现自1月以来的最大降幅,汽车、化工和机械制造等关键行业产出也受到订单减少的影响。坏消息影响了主要机械制造和化工行业的企业情绪。来自德新社9日的两项调查显示,德国主要机械制造和化工行业的企业情绪进一步恶化。在行业协会德国机械设备制造业联合会询问的机械制造商中,约37%认为自己的处境糟糕或非常糟糕,高于6个月前的26%。接受慕尼黑经济研究所调查的德国化工企业在9月对自身状况的评分为-9.3,预期评分也下滑。德国商务部认为,这些早期指标表明,经济低迷将持续到今年下半年。

预测指标下调,先行指标下滑,坏消息一个接一个,德国经济或陷入衰退困境引起舆论的关注,特别是一些顶级的工业企业紧缩的前景更不乐观,如大众汽车准备关闭德国工厂、德国铁路出售旗下物流公司、英特尔推迟在德国进行的半导体设施建设……那么,造成德国经济困境的原因是什么?

困境何因?

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表示,由于结构性问题和地缘政治挑战,自2018年以来德国经济没有出现过强劲增长。目前德国经济疲软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如俄罗斯能源供应中断、汽车制造商出现问题以及熟练工人短缺、德国竞争力日益下降和人口结构变化的后果等因素。

分析人士称,德国经济目前面临的挑战,主要来源于人口老龄化、能源价格削弱企业竞争力、资金成本高使投资不畅以及民众难于承受经济结构绿色转型的负担。同时结构性不足对经济长期的影响仍未得到解决,如基础设施落后,缺乏对新技术的投资等。

此外,在经济疲软的情况下,企业和民众对恢复经济的信心不足。当前利率居高不下导致企业投资放缓,不过,欧洲央行在6月首次降息后,还可能跟随美联储降息,从而降低企业融资和经营成本。但是在当前经济与政治不明朗的局势下,企业投资仍将偏于保守。居民消费也会谨慎,更倾向于储蓄而非投资房产或消费。不过,目前德国通胀率已降至三年来的最低水平,今年大概率能保持在2%以下,在就业市场还算强劲的情况下,工资增长应该能跑赢通胀,民众消费有望增加。德国目前努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有望缓解乌克兰危机带来的能源压力,但是,在德国政府逐步采取措施解决短期周期性经济困境时,其经济结构性的问题则需要长期处理。

哈贝克表示,除经济景气方面短期因素外,德国经济的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从而影响了2024年的经济增长。“目前的经济状况并不令人满意。但我们正在努力摆脱困境。”

如何解困?

对于如何解决经济衰退困境,哈贝克称,德国政府在解决高通胀、高利率、高能源成本等影响经济产出的周期性短期因素方面取得了不错的进展,但是结构性问题如缺乏熟练技术工人、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等长期问题仍然是德国需要解决的问题。不过,哈贝克对2025年德国经济保持谨慎乐观,称2025年德国经济将开始复苏,预计增长1.1%。2026年将增长1.6%。

但德国的研究机构对德国经济持谨慎态度,认为德国经济近来不会恢复到疫情前水平。日前,德国五大经济研究机构联合出炉的一份经济预测报告预测德国2025年经济仅增长0.8%,2026年将增长1.3%之外。报告认为,政府在经济向绿色转型上的投资受不确定性因素影响较大,可能会影响到当前的投资,并表达了经济不景气对德国制造商情绪不利影响的担忧,报告也显示德国企业越来越多地通过裁员来应对日益恶化的环境。此外,报告也提到了政府在应对绿色转型、数字经济、人口结构变化以及国际激烈竞争环境而进行的结构调整将给德国经济长期发展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

关于政府在提振经济所采取的“增长倡议”,哈贝克此前在接受采访时介绍到,政府采取了降税、降低部分工业企业电价、减少官僚程序以及为吸引外国技术工人提供激励措施等方面的措施,将在未来两年得到充分实施,有望推动经济增长。但是部分德媒对政府的措施持保留态度,“德国之声”网站认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德国各届政府都在承诺要减少官僚障碍,以促进投资,但过去数十年里这类承诺很少得到兑现。有德国专家认为,德国政府提出的“增长倡议”只是指明经济发展的方向,对提振经济作用不明显。德国经济能否恢复活力的关键在于保持工业竞争力,政府需要出台干预性工业政策,制定有利于德国投资环境的政策。专家希望政府不要犯“资本保护主义”的错误,过多干预德国企业出售企业的趋势,要依照市场规律。

哈贝克承诺政府要付出更多努力,使德国经济恢复长期增长动力,让更多的企业和民众感受到这些努力。“只有实践中能感受到的简化措施,才是真正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