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滥施关税:全球经济的 “动荡之源”

发布时间: 2025-05-01 作者:admin 浏览:100次

连月来,美国特朗普政府肆意滥施关税,这一行为如同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在全球经济领域激起千层浪,致使地缘经济对抗加剧、贸易限制措施不断升级、政策不确定性飙升。全球贸易体系正面临着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最为严峻的挑战,而且还引发了一系列负面溢出效应,涵盖金融市场、财政状况、宏观经济等多个关键层面。

国际贸易:前景黯淡,衰退蔓延

美国发起的关税风暴,让全球贸易前景迅速恶化。世界贸易组织 4 月 16 日发布的《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贸易本表现强劲,商品贸易出口额达 24.43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2%;服务贸易出口额为 8.69 万亿美元,同比增长 9% 。然而,美国实施的关税措施给全球贸易带来了沉重打击。预计 2025 年全球商品贸易额将下降 0.2%,这比年初的增长预期低近 3%。若 “对等关税” 落实,全球商品贸易额会额外再下降 0.6%;要是贸易保护措施进一步扩大,贸易额还将再下降 0.8%。虽然服务贸易暂时未受关税直接影响,但政策的不确定性抑制了依赖全球互联互通的服务业投资,预计 2025 年全球服务贸易额仅增长 4.0%,远低于 5.1% 的基准情境预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月 22 日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也预计,2025 年全球贸易增速将放缓至 1.7%。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对全球商品贸易额季度增长率的预测值,更是断崖式下调至 2% 以下。

其他贸易相关数据也尽显悲观态势。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月度指数呈近乎 90 度直线上升,达到 603.08 的历史最高水平。这一关键指标直接影响着全球贸易和投资决策,使得企业纷纷推迟或缩减投资,贸易流量进一步减少,国际竞争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也受到限制。主要出口国采购经理人指数的子指标新出口订单已跌破 50% 荣枯线;上海出口集装箱综合运价指数下降了 40%,这一指数可是国际航运和贸易动态的重要晴雨表。大宗商品市场同样动荡不安,原油、天然气等能源,玉米、小麦等谷物,可可、咖啡等饮品,以及锂、镍等关键能源转型矿物和工业金属价格大幅震荡,布伦特原油价格一度跌至每桶 60 美元,美国原油基准西得克萨斯中质原油价格一度跌至每桶 57 美元,均为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水平。过去十余年逐步推进的世界贸易转型和全球价值链重构,在美国关税冲击下加速转变,衰退正沿着全球供应链不断蔓延。

国际金融:剧烈动荡,风险加剧

美国滥施关税的负面影响迅速传导至国际金融领域,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动荡。全球股市剧烈震荡,核心主权债券市场收益率大幅波动,新兴市场货币贬值,隐含汇率波动率持续上升,公司债券利差不断扩大。截至 2025 年 4 月,金融恐慌指数(基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期权衡量美国股市 30 天预期波动率)达到了继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和 2020 年新冠疫情峰值之后的历史第三高水平。传统避险资产黄金的国际金价一度飙升至 3500 美元 / 盎司关口;名义广义美元指数从年初的 130 跌至 125(2006 年 1 月 = 100);美国国债 “期限溢价”(长期债券收益率超过短期债券收益率的幅度)飙升至 30 个基点以上,给全球利率带来巨大的上行压力。

发展中经济体,尤其是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的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在这场金融动荡中首当其冲。投资者出于避险需求,纷纷将金融资源投向被认为更稳定、更安全的发达经济体资产和市场,这导致众多发展中国家大规模资本外流、股市大幅下跌,进一步加剧了资本失衡和错配。虽然金融市场波动可能会使部分资金流向新兴市场资产,但在系统性不确定、贸易紧张局势和需求放缓的大背景下,这种短期投机只会让金融稳定风险进一步加剧。

国际财政:空间受压,债务告急

美国滥施关税及其带来的紧缩前景和不确定性,严重挤压了各国的财政空间,发展中国家所受影响尤为严重,这进一步加剧了债务可持续性等财政压力。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4 月 21 日发布的《财政监测报告》指出,2024 年全球财政状况持续恶化,全球财政赤字增加了 1%,达到 GDP 的 5.1%,公共债务增加了 1%,达到 GDP 的 92.3%。目前,53% 的低收入发展中国家和 23% 的新兴市场面临高债务困境风险或已陷入债务困境。预计 2025 年全球公共债务将达到 GDP 的 95.1%,到 2030 年将接近 GDP 的 100%,超过四分之一的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三分之二)的基本赤字将高于债务稳定警戒线。

更糟糕的是,美国滥施关税带来的通胀上升压力,使得美联储在放松货币政策时更加谨慎,此前国际社会普遍预期到 2025 年年底美联储将累计降息 100 个基点,如今这一预期正在被修正。美国货币政策长期紧缩的前景,以及主要发达经济体政府债券收益率异常高企,导致发展中国家主权利差扩大、融资机会收紧。不断上升的主权借贷成本和持续紧缩的融资条件,使得国内借贷成本上升,国内需求进一步受到抑制。宝贵的财政资源不得不越来越多地从关键公共支出中抽离,用于支付沉重的债务本金和利息,债务脆弱性显著加剧。

国际宏观经济:预期悲观,增长受挫

美国滥施关税让全球经济预期转向悲观。截至 2025 年 4 月,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史无前例地逼近 500 的历史高值(1997 - 2014 年平均值 = 100)。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 4 月 16 日发布的《2025 年贸易与发展展望》估计,2025 年全球 GDP 将仅增长 2.3%,低于 2.5% 的全球经济衰退警戒线。世界贸易组织《全球贸易展望和统计》报告按市场汇率估算,2025 年全球 GDP 将增长 2.2%,比年初的增长预期低近 0.6%;从长期来看,到 2040 年全球实际 GDP 将下降 7%,其中低收入经济体损失将超过 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展望》估计,全球 GDP 增长率将从 2024 年的 3.3% 降至 2025 年的 2.8%,比 1 月预测值下调 0.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根据风险增长模型计算,2025 年全球 GDP 有 5% 的可能性跌破 0.4%。对于经济脆弱性较高的广大发展中国家而言,除了经济增长前景恶化,还将面临经常账户恶化、外汇储备下降、汇率和价格承压以及消费和投资下降等一系列更严重的宏观经济后果。

特朗普第二任期刚过百日,美国滥施关税就已对全球贸易、供应链、投资、金融、财政、宏观经济以及劳动力和技术流动造成了急剧恶化。不仅如此,在经济领域之外,美国的这一行为还加剧了世界各国的两极分化和社会动荡,使低收入和脆弱国家人民的生存生计与健康状况恶化,让应对气候变化和公共卫生危机等国际合作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严重阻碍了全球向更和平、更包容、更绿色、更具韧性的可持续发展进程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