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中国经济稳中有进 工业、消费、外贸协同增长 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能

发布时间: 2025-08-19 作者:admin 浏览:38次

国家统计局 15 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 7 月份国民经济克服外部环境复杂多变与国内极端天气等不利影响,延续稳中有进发展态势 —— 生产需求持续增长,就业物价总体稳定,新质生产力培育壮大,高质量发展再添新成效。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总经济师付凌晖在发布会上指出,随着宏观政策发力显效,中国经济展现出较强韧性与活力,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未变。

一、生产供给:工业增速亮眼 新质生产力引领产业升级

7 月份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5.7%,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成为核心增长引擎,增速分别达 8.4%、9.3%,凸显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的深度融合。

从具体产品看,代表高端制造与绿色转型的产品产量增速显著:3D 打印设备同比增长 24.2%,工业机器人增长 24.0%,新能源汽车增长 17.1%。这一趋势在企业实践中尤为明显 —— 江淮汽车与华为携手打造的尊界超级工厂,通过 12 条智能生产线、超 1.5 万个质量控制点及 AI 全流程追溯技术,实现全车四门安装仅需 102 秒,每辆车均生成专属数字档案。据介绍,江淮已投入近 40 亿元用于生产端智能化建设,叠加华为研发团队的深度协作,推动新能源高端车型实现市场突破。

行业数据同样印证这一势头:中汽协数据显示,2025 年 1-7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超 820 万辆,市场渗透率提升至 45%,成为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重庆大学教授周宇分析,高技术制造业与装备制造业的壮大,正加快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二、消费投资:暑期文旅热激活消费 设备更新支撑投资

消费领域呈现 “商品消费稳、服务消费活” 的特点。7 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7%,其中商品零售额增长 4%;1-7 月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 5.2%,增势平稳。暑期居民出游需求集中释放,各地通过文旅消费新模式拉动增长 —— 江苏以 “苏超”(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为纽带,推出 “第二现场观赛 + 免费景点 + 消费优惠券” 组合福利,直接带动客流与消费提升。淮安某餐饮店工作人员郑茹表示,赛事期间门店客流较平时增加近四成,线上线下销量同步上涨,体育赛事与文旅消费的联动效应显著。

投资方面,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效应持续释放,成为投资增长的重要支撑。1-7 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1.6%,其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增速高达 15.2%,保持较快增长。在山东日照岚山区,当地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与精准服务,推动企业大型生产设备以旧换新,今年 1-5 月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 10.7%,企业设备更新积极性与生产效率同步提升。

三、外贸韧性:进出口增速加快 多元化布局显成效

面对复杂国际环境,7 月份中国外贸延续增长态势,货物进出口总额 39102 亿元,同比增长 6.7%,增速较 6 月加快 1.5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23077 亿元,增长 8.0%,进口 16026 亿元,增长 4.8%,进出口双向发力凸显韧性。

外贸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1-7 月中国与共建 “一带一路” 国家进出口同比增长 5.5%,快于全部进出口增速,成为外贸增长的重要支柱。在乌鲁木齐天山国际机场 —— 全球增长最快的航空货运枢纽之一,今年以来定期往返货运航线已拓展至 20 国 30 条,新增伊斯兰堡、贝尔格莱德等 5 条航线,截至目前已保障出入境货运航班 2700 余架次,同比增长 548%。

地方外贸企业同样表现亮眼。被誉为 “中国钢制家具之都” 的河南洛阳伊滨区,1000 余个品种的钢制家具远销 1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洛阳合丰办公家具有限公司通过新投大型设备将生产效率提升 20%,总经理郜松凯表示,依托高性价比与多样化产品,企业外贸订单未受国际营商环境波动影响。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于光军指出,在高水平开放背景下,中国产业竞争力持续增强,出口韧性为经济基本盘提供了有力支撑。

四、未来展望:政策发力 + 潜力释放 经济平稳发展有支撑

国际社会对中国经济信心持续增强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报告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上调 0.8 个百分点。付凌晖表示,尽管经济运行仍面临风险挑战,但中国经济基础稳、优势多、韧性强、潜能大,随着宏观政策持续显效、市场需求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及市场活力提升,将有力支撑经济平稳运行与发展质量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