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释放鸽派信号,暗示下月或启动降息。这一消息引发外汇市场剧烈波动:美元指数单日跳水 93 点,跌幅近 1%,创 4 月以来最大单日跌幅;非美货币普遍反弹,多数货币单日升幅达 1%。
在此背景下,人民币汇率同步走强。8 月 25 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大幅上调 160 个基点至 7.1161,创 2024 年 11 月以来新高;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均收复 7.15 关口,触及近一个月升值高点。不过,此次人民币升值幅度不及市场预期 —— 在岸、离岸人民币升幅均不足 0.2%,低于 “美元指数每跌 1%,人民币通常升 0.20-0.25%” 的常规水平。同时,CFETS 人民币汇率指数波动较小,显示人民币在一揽子货币中保持相对稳定,未受单一货币波动显著影响。
从后续预期来看,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最快 9 月议息会议将降息 25 个基点,机构预测基准情形下,美联储四季度或再降一次,2025 年下半年还将有 2 次降息。当前美元指数报 97.72,若 9 月如期降息,美元或进一步走弱;此外,新任联储主席人选对明年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也需关注,若引发市场担忧,可能加剧美元抛售。
对于人民币后续走势,市场观点分化。部分券商指出,7 月以来美元未进一步走低时,人民币中间价已稳步升值,预计 9 月美联储降息前后结汇规模或放大,若央行维持市场化调控,人民币有望重返 “6 时代”,提升中国资产吸引力;也有观点认为,9 月是人民币升值的关键观察窗口,若美联储降息且央行顺势引导,汇率或进一步走强,但当前人民币尚未积累较强升值压力 ——7 月跨境人民币净流出处于历史高位,部分资金通过离岸购汇、境内平盘操作,且离岸人民币汇率总体偏贬值,反映升值预期有限。
梳理近期人民币升值的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压制美元指数,缓解非美货币贬值压力;二是国内稳汇率政策张弛有度,叠加权益市场向好吸引外资流入;三是人民银行持续强化市场沟通,有效引导汇率预期。对于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强调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保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基本稳定。经济学家分析,国内稳增长政策落地效果、中美经贸磋商进展将影响汇率走向,央行稳汇率政策将为人民币韧性提供支撑,预计汇率或呈偏强震荡态势;同时,美联储降息节奏、美国地缘政治及经济布局等外部因素也需关注,若四季度中美关税博弈达成双赢,将进一步利好人民币。
人民币若重回 “6 时代”,纺织行业利弊交织
若人民币汇率重返 “6 时代”,对纺织行业而言将是 “机遇与挑战并存” 的格局:
一、利好:降低进口成本,助力技术升级
从进口端看,人民币升值将显著提升行业采购与升级优势。一方面,纺织行业部分高端原料(如杜邦高性能纤维)依赖进口,人民币升值后,企业采购同等数量的美元计价原料,所需人民币支出减少,直接降低生产成本,有助于增强在高端原料应用领域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引进国外先进纺织设备(如日本丰田纺织机械)的成本同步下降,企业可借此加快技术改造,提升生产效率、减少人工依赖,同时优化产品质量,推动向高附加值领域转型。
二、挑战:削弱出口竞争力,挤压利润空间
出口端则面临较大压力。人民币升值会使以外币计价的纺织品价格被动上涨,而国际纺织市场对价格敏感度较高,我国纺织品的价格优势将被削弱,可能导致国外客户减少采购,企业订单量与市场份额面临挤压。利润层面,出口企业陷入 “两难”—— 若维持原价,汇率换算后利润将直接缩水;若提价应对,又可能因价格竞争力下降导致销量下滑,其中低附加值、利润微薄的中小出口企业受冲击更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