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月下旬,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态,国会将暂缓批准拟对华 1371 种纺织品、服装加征最高 50% 关税的提案,转而启动双边磋商,不排除后续降税或豁免部分产品。这为紧绷的中墨纺织贸易注入缓冲剂,而同期美国终止与加拿大贸易谈判引发北美供应链震荡,国内纺织企业正面临 “机遇与风险并存” 的复杂局势。
一、加税风波暂歇:中方反制与双边博弈的结果
墨西哥 9 月初抛出加税提案,核心动因被指为迎合美国特朗普政府,防范中国商品借道入美。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测算,若 50% 关税落地,国内纱线、面料及成衣对墨出口成本将激增,订单流失风险超 40%。
中方随即反制:9 月 25 日,商务部发起对墨西哥碧根果的反倾销调查,及对墨涉华限制措施的贸易投资壁垒调查。中国是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年贸易额超 1000 亿美元,且墨本土纺织企业对中国化纤、辅料依赖度达 65%。同时,墨西哥国内议员与专家普遍反对加税,认为会推高通胀、损害企业利益,内外压力下,加税提案暂缓审批。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负责人表示,缓冲窗口已让部分搁置的墨西哥订单重启评估,在谈合作也恢复推进。
二、北美变局暗藏风险: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剧
中墨贸易出现转机时,北美贸易圈再生波澜。10 月 23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终止与加拿大所有贸易谈判,称 “关税对美国安全与经济至关重要”,给依赖北美供应链的中国纺织企业带来三重挑战:
转口贸易遇阻:此前约 15% 对美纺织出口通过 “中国 - 加拿大 - 美国” 转口,磋商终止可能引发美加关税加码或转口管控升级;
原材料成本波动:国内企业从加拿大进口的化纤中间体、纺织辅料占进口总量 8%,贸易摩擦或导致价格上涨、供应延迟;
政策传导风险: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纺织产品紧盯未改,“断联” 盟友或预示后续更严限制,如扩大原产地规则审查、加强东南亚转口设卡。
三、中方释放定心丸:政策托底与创新导向明确
面对复杂环境,商务部部长王文涛 10 月 24 日在新闻发布会释放双重积极信号:
国内市场成创新锚点:提出 “让中国大市场成为全球创新应用场”。国内服装零售年规模超万亿,环保面料、功能性纺织品需求增长,气凝胶保暖纤维、天然抗菌面料等已实现 “国内验证 - 全球输出”;
中美磋商通道畅通:强调 “前四轮经贸磋商证明双方可通过协商解决关切”,反对 “脱钩断链”,业内解读为美国对华纺织品关税存在调整空间,企业无需过度担忧订单 “突然中断”。
四、企业应对指南:抓缓冲期强抗风险能力
行业专家结合案例给出实操建议:
善用墨西哥缓冲窗口:已对接墨客户的企业补充 “关税变动条款”,明确成本分摊方案;11 月底前避免签订无保护条款的长期大额订单,借广交会深化客户关系;
加速市场多元化布局:重点开拓东南亚(越南产业链成熟、柬埔寨用工成本低)及中东非洲(中高端面料需求年增 12%)等 “一带一路” 沿线市场;
筑牢供应链防线:对北美依赖度超 30% 的企业,3 个月内完成国内或东南亚替代供应商认证;加码无水染整、再生原料等可持续技术,具备技术壁垒的产品受关税影响可降低 40% 以上。
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指出,中国纺织服装出口连续 30 年全球第一,产业链韧性强劲。企业锚定国内创新市场、推进全球布局、强化供应链弹性,方能在贸易变局中稳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