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贸易协定近敲定:关税大降背后的全球供应链博弈

发布时间: 2025-11-19 作者:admin 浏览:14次

2025年全球贸易格局生变,美国与印度接近达成搁置已久的双边贸易协定,美方拟将对印商品关税从50%大幅降至15%-16%。这一覆盖多领域的贸易突破,直指美印5000亿美元贸易目标,更暗藏全球供应链重构的深层博弈。

此次谈判以双向让步为核心:美国取消印度25%购俄石油惩罚性关税及25%对等关税,覆盖印度纺织、宝石等优势领域,可缓解印度对美出口三个月蒸发33亿美元的压力;印度则承诺减少俄油进口、放宽美国非转基因玉米和豆粕进口限制,为美方打开千亿级市场,双方还计划建立关税与市场准入定期审查机制。

对美而言,此举既扩大出口、缓解国内产业压力,又深化对印影响力,借印度劳动力打造“中国替代”供应链备份,为“印太经济联盟”铺路。印度则机遇与风险并存,关税下降将提振出口,但扩大美农品进口或冲击本土农业,且其制造业大量依赖中国零部件,供应链“去中化”短期难实现。

协议给中国带来三重压力:印度劳动密集型产品可能挤占中国对美出口份额,美日韩印在半导体等领域合作或收紧对华技术封锁,全球资源定价权竞争加剧。但挑战中亦有机遇,外部压力将倒逼中国企业技术升级,“一带一路”市场拓展与内需激活可增强经济韧性,中国稀土出口收紧推高印度新能源车电池成本,彰显供应链不可替代性。

协议仍存不确定性,俄油进口削减细节未敲定,美国要求印度开放零售市场或引发争议,市场预期双方或在东盟峰会官宣协议。对企业而言,需警惕印度竞争、把握美印出口机遇、加速核心技术自主化。

全球产业链深度嵌套决定“去中化”难以一蹴而就。美印协议是全球化调整的缩影,政治博弈虽改贸易流向,但市场规律终将主导供应链配置。中国唯有强化全产业链优势与创新能力,才能在贸易重构中占据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