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贸易监管加码冲击中欧纺织出口:集装箱被扣、班列滞留,企业需警惕风险

发布时间: 2025-09-25 作者:admin 浏览:114次

欧洲曾是美国关税冲击下中国纺织出口的重要高购买力市场,但近年欧洲政治经济局势下滑,叠加监管收紧,给中欧纺织贸易带来多重冲击。

欧盟大规模查扣中国货物:2435 个集装箱涉纺服,8 年损失超 8 亿欧元

9 月 15 日,欧洲检察官办公室(EPPO)宣布,继 6 月底查扣近 500 个集装箱后,又在中远海运运营的比雷埃夫斯港(“一带一路” 枢纽)查获 1935 个中国集装箱,累计查扣 2435 个,涉电动自行车、纺织品(春秋外套、运动服饰等)、鞋类,部分商品标有欧盟认证码。

调查显示,这些货物通过低估价值、错误分类、伪造目的地等方式逃避关税与增值税,随后用虚假信息运往法、意、波等国黑市销售。初步估算,8 年间给欧盟造成关税损失至少 3.5 亿欧元、增值税损失 4.5 亿欧元,总计超 8 亿欧元。此次行动凸显欧盟除贸易保护外,正通过税务监管重构中欧贸易秩序,加强对中国进口商品虚假申报的管控。

波兰关闭边境致中欧班列滞留:近 300 列受阻,纺织原料运输中断

9 月 12 日,波兰全面关闭与白俄罗斯的所有边境口岸(含 3 个铁路口岸),给中欧班列造成严重冲击。波兰是中欧班列 “咽喉”,近 90% 班列需过境,境内马拉舍维奇站承担超 90% 换装任务,口岸关闭直接切断核心通道。

目前约 300 列已发车的中欧班列滞留白俄罗斯边境,所载纺织原料、电子产品等货物停滞;未发车货物需转海运、空运等方式,企业面临成本上升与时效延误压力。

欧洲市场红利消退,纺织企业需警惕政经风险

欧洲贸易乱象背后是经济基本面恶化:俄乌冲突推高能源成本、美国战略收缩,欧洲传统化工产业外迁,法国因削减福利爆发游行,高购买力优势减弱。不过短期内欧洲仍有市场基础,但纺织企业需密切关注当地政经局势,应对监管收紧与物流波动风险,做好供应链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