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经济凭借短期因素支撑实现韧性开局,但随着支撑力消退,经济增速温和放缓将成长期趋势,人工智能等产业拉动增长的作用也存不确定性。
报告指出,上半年全球经济活跃、通胀受控,主要得益于经济主体应对关税风险的前置性措施,并非基本面强劲。当前短期因素消退后,全球就业疲软、高关税推高消费价格、发达经济体劳工净流入下降等问题显现,经济数据趋弱。
数据方面,2024 年年终全球经济增速 3.6%,预计 2025 年降至 3.2%、2026 年为 3.1%,今年年终将跌至 2.6%。其中,2025 年发达经济体增速 1.6%(美国 2.0%),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4.2%;全球通胀将逐步回落至 4.2%(2025 年)和 3.7%(2026 年),贸易增速也从 2024 年 3.5% 降至 2.9%,贸易碎片化持续制约收入。
报告强调,政策不确定性、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性移民政策、财政金融脆弱性、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等下行风险占主导。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波动可能冲击金融稳定,还会对经济机构独立性施压。
对此,报告建议政策制定者建立透明贸易政策路线图,升级贸易规则适配数字时代;优先重建财政缓冲、保障债务可持续,货币政策平衡物价稳定与增长风险;推动结构性改革,低收入国家需调动国内资源,同时加强情景预演与政策储备。